回望来时路 郁郁芳华 奋进新征程 葱葱绿意
——《淮北日报》盛赞大运河文化科研创新团队发展之路
3月11日,《淮北日报》第4版“看点”,以整版篇幅刊登记者邹晨光署名文章《从助力“申遗”成功到致力活化利用——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科研创新团队发展之路》(全文见附件),回顾总结了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科研创新团队自创建以来,锐意进取,奋楫笃行,取得丰硕成果和重要进展的不平凡历程。
文章指出,创新团队自创建以来,坚持以文化育人、活化传承、服务地方为己任,坚持将大运河文化的原真保护、特色传承、活化利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,坚持通过高站位推动、有组织科研和高效能转化,多举措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充分展现了注重田野调查、基础研究、对策研究、推广普及,以及学术交流的特色和亮点,特别是目前正紧紧围绕“为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打造成‘最精彩的一段’贡献智慧和力量”这一发展目标,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使命担当,努力将新获批的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——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成“国内一流大运河文化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”。
文章强调,下一步创新团队将坚定学术信仰、树立学术理想、坚守学术方向、推进理论创新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以“活化利用”为“第一要务”,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,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,为全面建设美好安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,为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贡献淮北师范大学力量。
最后特意说明,文章写作得到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、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敏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。
(文图: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/审核:任唤麟)
附件全文
终审: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
用户登录